【社论】人口发展新常态:一个强烈的政策信号

2023-05-07 11:12:02

中国十大白斑医院排名

5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议提出,要以系统观念统筹谋划人口问题,以改革创新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

这次会议是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的首次亮相,会议对中国人口发展做出全面部署,提出新目标,明确路线图——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把人口高质量发展摆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中。

这次会议对中国当下人口发展形势做出重要判断: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必须要认识、适应、引领人口发展新常态。

这是一个强烈的人口政策信号。其实,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代表的现代化进程所推动的全球低生育率和深度老龄化,已经是各个发达经济体面临的共同难题,同样也是未来很长时期难以逆转的客观趋势。

国家统计局此前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跌破1000万大关,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8亿人,占比达到19.8%。也就是说,今天的我们同样已经站在了人口负增长和人口老龄化交汇的关键十字路口。

在这种情况下,会议提出,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努力保持适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规模,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此外,应对人口问题,加强系统观念是避免“合成谬误”的重要工具,是寻找到更多解决方案的思维路径。

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来说,如何在保障养老兜底的同时也尽可能地减轻年轻人的负担,就需要创新政策工具。比如,前段时间推出的个人养老金账户,也正是在借助商业的力量来丰富养老体系,为老有所依增加第三支柱。在此之前,社保基金的市场化运作也获得了相应的正向反馈,在收支压力之下,如何科学布局社会保障体系,打通金融、国企、市场之间的阻隔,使其能够成为自我造血的良性循环,社保基金的市场化改革其实已经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解题思路。

以鼓励生育来说,这次会议提出“显著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跟“十四五”规划相比强调了“显著减轻”的政策导向,这意味着将来在推动普惠托育服务、打造生育友好型社会,甚至具体到生育补贴、生育减税、产假、育儿假、劳动就业、妇女职业发展等方方面面,会有更强有力的措施,解决不敢生、生不起的问题。

当前,我们正在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本大国转型进程之中,对比来看,通过人口质量替代人口数量,同样也是发达经济体所探索出的可行之路。从挖掘人口规模红利转向充分挖掘人力资本红利,发挥人的价值,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凤阳百科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