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小伙攻克西方绝密技术,荣获国家科技奖,中央:重用!

2022-10-30 01:54:02

搜搜看免费在线看最新电视剧 https://www.sookan.net

中国一小伙在没有卓越的家庭背景,没有资本,没有学历的情况下,一点一点攻克西方绝密技术,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并因此获得了国家科技奖,这个人就是洪家光。

在我国国家会议中,洪家光被特别提出,成为我国劳模代表,在会议上,洪家光这样说过,“我出生不是最幸运的,但是因为我的努力使我变得幸运。”

洪家光的努力,也给许多出身平凡并走在创业路上的年轻人带来了激励。只要踏实努力地走下去,每个人都会成功。

出身平凡,不甘堕落

1978年,洪家光出生于沈阳,由于家庭贫困,幼时的洪家光除了上学之外,还要帮家里处理农忙。到初中毕业时,家里人已经意识到要将洪家光供到大学是不可能的,终于在协商之下,选择了一所技校,想让洪家光赶快读完补贴家用。

洪家光进入学校,虽然只是技校,这也让洪家光倍感高兴,因为他心里明白,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但是往返需要4个多小时车程,不过为了学习,这些对于洪家光来说都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沈阳到黎明技校的公交车上,每天都能看到一位正在看书的少年,这位少年正是洪家光。没错,公交车成为了洪家光的移动学习站。

黎明技校,经常会听到一句话,在这里可能见不到最聪明的学生,但是一定会见到最努力的学生。洪家光每天学习都达到14个小时以上。

手指受到伤害,依然不放弃工作

四年的技校学习结束后,洪家光被分配到了中国航空工业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58车间。当洪家光满怀欣喜地来到车间时,眼前的场景让他感到很是吃惊。

小小的车间里,没有大的设备,又破又旧,没有新技术的教学,每天都是重复着老师傅交给他的工作,用破旧的机器打破这小小的配件,这种生活持续了三个月。这也让满怀期待的他倍感失落。

“我的人生难道就要在这苦闷的车间里度过吗?”这句话每天都在洪家光的脑子里来回转悠,他知道自己没有背景,也没有高的学历,高科技的东西永远不会让他接触。

正当他一筹莫展之时,老师傅说的一段话让他终生受用。

当时中国航天科技并没有那么先进,中国所有空中事务都需要美国帮衬。看到这个新闻洪家光也感到无奈,再加上自己每天接触不到高科技知识,他对师傅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老师傅摇摇头并告诉他:“你是中国科技的一部分,所有大的器件都需要基层的配合,也正是因为基层的不突破才导致了今天的局面,从打磨到出产品,这最基层的国家很多都做不好,你现在这个工作太重要了,每个飞机组成部分都少不了你的”。

听了这些,洪家光豁然开朗,他知道自己没有过人的头脑,但是凭借努力他一定能将最细微的部件做到极致。于是在老师傅的推荐下,洪家光决定拜全国劳模孟宪新为师。

拜师学艺,豁然开朗

刚开始师傅并不在意洪家光,可谁又能想到这个小伙子,后期竟是攻克西方绝密技术,获得国家科技奖的人。

进入师傅车间时,他看到师傅和往常工人都不一样,普工打磨时用的都是400r,而师傅在精密打磨时竟然还用着1200r。

也就是这样,洪家光更加坚信自己拜对师傅了,于是每日每夜的在车间里琢磨,只要是白天时间,就从来没有看到过洪家光离开车间。

所有车间的脏活,累活,只要是能提升技术的,他都抢着干,也就是这种任劳任怨的精神,让他的技艺更加精湛。

当时优秀员工的工作时间,一年也就是4000小时,而洪家光则是7000小时。功夫不负有心人,就算再难的工作在洪家光面前都可以解决,西方绝密的技术也慢慢被其打开。

当然面对机械制造业,避免不了的就是机器对员工的伤害,尤其是对疲劳度过度的洪家光,2000年夏天洪家光在一次打磨精细部件时,不慎伤了左手食指。本以为洪家光会这样在家里休养,没想到的是在他打完石膏的第二天就继续上岗了。

就这样,“拼命三郎”的外号传遍了整个公司,由于手指剧烈的疼痛,洪家光每次都是打磨都是强忍着,等到晚上或者没人的地方发泄出来,这种努力真的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2002年,由于黎明航天公司任务量的加大,很多工人都因为加班选择了离职,而洪家光却迎难而上,直接将家里的被子和床搬到车间里。真正的与车间融为一体,只想把自己的技术做到极致。

当时公司派发来一个修正某发动机千叶的金刚钻工具修正任务,当时懂得这项技术的师傅正在医院接受治疗,没有人会这项。又是洪家光顶了上去。这次也是没有人看好他。

洪家光偏偏不信,自己对打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整整在车间里呆了一天一夜,没有睡觉。

当他手上的伤复发时,就吃点止痛药继续研究。整整持续了十几天,每天工作15个小时,终于这项技术终于被他研究出来了。

洪家光这十几天的研究,普通工作者可能要几十年才能完成,当然这也离不开他平时的努力,终于把车间机器精确到0.003毫米。这项技术目前只有西方国家有,谁能想到被中国技校出身的小伙子攻克了。

也正是这项技术让公司获利8500多万,并获得了国家科技奖。有的人会问他,“洪家光你现在一天的工资是不是我们一年的工资啊”,洪家光面对这样的问题也只是笑笑不语,因为没人知道在这条路上他到底付出了多少。

2011年,洪家光不负众望,带领团队获得“振兴杯”冠军,也获得了全国优秀车间员工的奖项,这也是他多年的梦想。他明白这些奖项是无价的。攻克的西方技术也给中国航天事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

创业需要背景,需要资本,需要家庭,这些观念在被洪家光一一打破,洪家光的努力让国家都看到了他。此时他的贡献已经不是学历能衡量的了。

出身平凡,先苦后甜,不要在乎周围人的眼光,放开手,朝自己努力的方向放手一搏吧。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凤阳百科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