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30 21:03:02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司长吴晓28日在该委召开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供应充裕、市场稳定,与国际粮食市场大起大落形成鲜明对比。我国坚守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下大气力调整农业结构,千方百计扩种大豆和油料,今年粮食丰收在望。
“这充分表明,我们牢牢把住了粮食安全的主动权,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越走越稳健。”吴晓说。
201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规划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顶层设计的重要文件,今年是规划的收官之年。
“在规划实施中,我们始终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乌克兰危机对全球粮食供应链带来的严重冲击,我们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和忧患意识,坚持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着力健全粮食产购储加销体系,以国内稳产保供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吴晓说。
他介绍,我国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巩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我国紧紧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和15.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加快种业振兴,开展核心种源技术攻关,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超过95%,实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小麦、玉米、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超过97%、90%和85%。”吴晓说。
吴晓表示,我国完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实现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和种植收入保险对主产省产粮大县全覆盖,保障农民种粮收益。
“近两年,中央财政累计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农资补贴600亿元,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推动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帮助小农户发展粮食生产。”吴晓说。
他表示,我国统筹调控粮食市场,稳定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健全粮食全产业链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市场调控和应急保障。合理确定中央和地方储备规模,优化储备品种和布局。完善粮食加工业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畅通“北粮南运”物流通道,健全成品粮油加工、运输和销售网络,提升粮食调拨集散能力和应急保供能力。加强全环节粮食节约减损,反对食物浪费。
“当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粮食产需中长期仍将是紧平衡态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在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方面,我们还要持续努力。”吴晓说。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