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发布 川渝共建长江上游生态文化旅游带

2022-09-20 01:41:01

免备案cdn https://www.duotuyun.com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了《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要建设长江上游生态文化旅游带,合理发展水上旅游产品,共建水上旅游交通体系。

  根据《规划》,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是以重庆主城和成都为核心,以连接两地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长江水系沿线市区(县)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区域。规划范围包括重庆市的中心城区及万州、涪陵等27个区(县)以及开州、云阳的部分地区,四川省的成都、自贡等15个市,总面积18.5万平方公里;辐射带动重庆市和四川省全域范围。

  在空间布局上,《规划》明确,川渝要共同建设长江上游生态文化旅游带,将依托长江干流,串联以宜宾、泸州、重庆主城、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为中心的生态文化旅游发展集聚区,辐射带动乌江、嘉陵江、大宁河、沱江、赤水河沿线城镇群,连接长江沿线及腹地文化和旅游资源,大力优化水陆联营联运等特色旅游交通组织方式,重点发展内河游轮、山地度假、都市休闲、生态康养、乡村旅游等,助力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建设。

  同时要合理发展水上旅游产品。深入挖掘水上旅游资源,突出当地历史文化、红色传承、自然景观、现代都市、乡村振兴等特色,支持长江干线及嘉陵江、涪江、沱江、大渡河、乌江等有条件的通航水域,有序发展内河游轮旅游等水上旅游产品。加强水上旅游线路建设,增加游轮旅游航线,完善水上旅游客运码头、港口客运站和停靠站点等公共服务设施。优化长江三峡游轮产品体系,推动水上旅游与陆地观光产品有机结合,增强水上与陆地旅游产品关联。鼓励城市景观游、自然景观游、特色文化游等不同类型的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试点建设,打造一批高品质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培育一批水路旅游客运品牌,打造“水上夜游”“水上观光游”“水陆联程游”等消费新热点。探索打造长江三峡—大巴山、嘉陵江—华蓥山—明月山、乌江—武陵山等水陆联营精品环线。

  此外川渝还将共建水上旅游交通体系,优化长江与嘉陵江、乌江等内河旅游港口布局,完善沿江地区内河游轮港口建设和码头服务功能,因地制宜扩大游轮、游船、游艇经营规模,改进水上旅游配套设施,提升服务品质。并加快建设长江游轮母港(寸滩),提升重庆涪陵、长寿、丰都、忠县、云阳、万州、奉节、巫山和四川泸州、南充、广安等沿江地区内河游轮客运码头的设施水平和服务功能。

(文章来源:中国水运网)

文章来源:中国水运网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凤阳百科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