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持续释放“减、免、退、缓”税费红利 制造业扛住挑战韧性发展

2022-08-10 14:27:03

厦门十大放心装修公司 https://www.yzmvip.com

  在疫情“倒春寒”中,广东制造业再次展现坚韧之劲。

  “年初的收支倒挂对我们存货周转、资金回笼都造成冲击。”广东裕鼎模具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裕鼎”)公司总经理唐清明回忆道,受国内外疫情和经济环境影响,月前广东裕鼎也曾面临“没有钱”的困境,“但快速到账的超1000万元留抵退税款帮助我们及时结清货款,还有余钱扩大生产,4月份产值环比上月实现35%的逆势增长。”

  作为立国之本,制造业是中国经济“晴雨表”,也是经济命脉所系。

  近日,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广东作为制造业大省也随即出台具体实施方案,针对制造业企业实施包括扩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适用范围、简化社保费缓缴办理流程等在内的一系列“减、免、退、缓”税费优惠政策,支持制造业韧性发展。

  广东省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4月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22万亿元,同比增长4.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制造业投资增势强劲,增长29.2%。在疫情背景下,广东制造业再次展现坚韧之劲。

  税费缓缴让制造业“缓口气”

  “税费缓缴,及时化解了我们面临的困境。这笔数目不小的‘无息贷款’,让我们缓了一口气,把钱先继续投入到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和生产线优化中去,抓紧时间提升效能。”东莞市科纯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纯电子”)营运负责人贺斌说。

  主营家用电器控制板开发生产的科纯电子形容今年头几个月的发展犹如“打了个‘V’字”。“受原材料采购、货运等成本上涨和东莞年初疫情影响,企业订单减少、销售收入下滑,既定的创新计划遇到较大挑战和资金周转压力。”贺斌表示。

  同期,东莞税收服务专员通过对科纯电子的企业发票开具数据、进销项数据、纳税申报情况等进行数据分析,也研判出企业发展可能“不顺”,便迅速上门开展走访,辅导企业办理税费缓缴。

  “稳”住了资金流,企业投入创新的这步“棋”也很快被验证是对的。2022年一季度,科纯电子销售收入实现同比增长3.9%的突破。

  而在距离东莞不远的佛山,主营家居建材产品的广东亿合门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合门窗”)也在税费缓缴政策支持下,“谋”出发展的新道路,截至2022年一季度,该公司已累计办理税费缓缴近500万元。

  “我们将把这笔资金用于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亿合门窗总经理胡超表示,2022年1月,亿合门窗已投资500万元签订ERP系统数字化升级项目,目前正着力打造行业首个“5G+智慧工厂”。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了解到,在推进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税费工作过程中,通过充分发挥税收大数据的“靶向定位”作用,税务部门得以逐步克服缓缴退税户数多、规模大、时间紧等困难。

  “我们提前摸清底数,将符合政策条件的制造业中小微企业提取标识,并进一步将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细分为符合缓缴条件、符合退库条件、新增享受缓缴、延续享受缓缴等多个子清单,针对不同纳税人关注的重点问题定制‘差异化’辅导方案。”广东省税务局收入规划核算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留抵退税为制造业“引活水”

  值得注意的是,制造业企业多为重资产企业,尤其在初创期和扩建期,厂房建设、购买设备等容易形成规模较大的留抵税额。疫情之下,如何有效帮助企业盘活这部分“账面资金”,成为稳生产、保发展的关键。

  “我们升级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还兴建了新工厂,设计年产能将达100万吨,预计将吸纳新员工近百人,但这个过程钱从哪里来,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正在加快数字化转型的广州双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桥股份”)财务负责人林妙仪表示,在扩大发展的过程中,双桥股份曾一度面临资金困扰。

  林妙仪告诉记者,受疫情与国际大环境影响,人工、材料、设备成本普遍上涨,双桥股份的新生产基地实际投入资金比原计划增加近2亿元,4100万元留抵退税款到账后,极大缓解了公司资金压力,保障了在建项目顺利进行,也让公司在稳定产能、开拓市场、产品研发和员工扩招方面有了更大的底气。

  与双桥股份一样,位于东莞松山湖的广东裕鼎模具钢有限公司几个月前也曾面临着“没有钱”的困境。公司总经理唐清明回忆道,今年受国内外疫情和经济环境影响,经营面临双重压力,一边是钢铁等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暴涨,另一边则是模具钢市场需求下滑导致产品订单不足、市场价格下降。

  幸运的是,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落地,为企业送去“及时雨”。“目前,我们已经收到超过1000万元的留抵退税,这笔钱不仅让我们及时结清近800万元的货款,还有余钱恢复原材料采购、扩大订单生产,4月份产值环比上月实现35%的逆势增长。”唐清明说。

  据悉,为加快留抵退税政策落地,广东税务部门精准筛选、识别符合留抵退税条件的纳税人,分类、分批、分期组织线上“直播式”宣传辅导,并运用电子税务局、税企微信群等线上渠道向纳税人推送政策。同时,在线下重点企业逐户指定专人进行辅导,用有温度的服务帮助纳税人“懂政策、会操作、快享受”。

  此外,在审核办理留抵退税过程中,广东税务部门创新研发“一键体检”数据智能审核模式,实现纳税人退税信息的“一户式”归集、“一窗式”展示,缩短约50%的退税审核时间。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让制造业“敢创新”

  5月底,广东税务部门已完成2021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助力下,多家制造业企业研发创新有了“新步伐”。

  在佛山,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腾机器人”)刚刚突破了一项“卡脖子”技术,研发出国内首台“差速20吨AGV(无人搬运车)驱动单元”,在业内引发了不小轰动。

  嘉腾机器人副总裁陈洪波将这一突破成果归功于企业在研发投入上的“大胆”,“我们把营业收入的16%拿出来投入研发,这不是一个草率的决定,我们也是考虑到国家对创新的支持。”

  陈洪波提到的“支持”中就包括先进制造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这项政策,“这一政策使我们全年的加计扣除额增加到近3000万元,减轻了企业成本,我们还会把节约下来的资金用于引进科研人才,继续充实研发团队力量。”

  无独有偶,在东莞市大岭山镇的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拓斯达科技”)也在该项政策支持下,研发出新产品——全新TRH002-400-150-A系列高速SCARA机器人。据介绍,这款机器人采用自主研发的控制器,节拍频率提升33%、轨迹精度提升35%,可满足3C、包装、医疗等行业的复杂生产流程和高速生产需求。

  拓斯达公司财务人员文丽告诉记者,这款产品能够成功研发生产出来其实并不容易,“下游制造业利润下行、人工和管理成本上升、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各种压力接踵而来,给公司加大研发投入也造成了困扰,但看到国家政策的支持,我们还是大胆地去‘闯’”。制造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提升至100%的政策进一步坚定了公司创新发展的信心和底气,仅2021年度,拓斯达公司可以享受超过6000万元的研发加计扣除额,约可以减少900万元的企业所得税。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凤阳百科网版权所有